提起消结节,相信不少人吃过这个中成药:内消瘰疠丸。之所以会用这个药,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痰聚成结。
内消瘰疠丸出自清代医著《疡医大全》,主要功效确实是化痰、软坚、散结。但是很多人连吃几个月,复查肺结节缩小效果并不好,又是为什么呢?
肺结节究其根源其病理产物属于痰凝郁结,肝郁了肝气不舒,必将造成脾运不健。脾主津液输布,脾虚则水湿内停,聚而生痰,结节不仅长得快也会越来越多。
而内消瘰疠丸中并无舒肝功效,所以单用化痰力度远远不够,更别说消除一些密度较高的结节。
肺结节不但需化痰散结,还要行气活血,清热祛湿,消食祛瘀。少了这几个关键的调理要点,功效自然就大打折扣。
结合一个门诊案例来具体说明:
这个患者年前查出双肺多发结节,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可见胸膜凹陷征,大小约9mm×7mm。
当地胸外科建议手术切除,患者没做好准备,后自行回家服用2周消炎药,连用1个月内消瘰疠丸。后复查结节并未变化,家人建议尝试中药,到门诊面诊。
根据肺结节的影像和前后对比分析:虽为磨玻璃结节,但密度并不高。当下建议中药干预一个疗程。
刻下:患者精神较紧张,经常感觉身体乏力没劲,大便也不是很通畅,还容易上火。舌红苔黄腻,脉迟缓。
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看出当下所处状态:肝火旺、湿热重、肝郁脾虚。
肝郁会导致气滞血瘀,脾虚呢,则会影响运化,会化湿、生热、生痰,当瘀和痰、湿热互结在肺,也就形成了结节。
治疗时,就得疏肝健脾、清热化湿、清肝泻火、活血祛痰、软坚散结。
方用:木香、香橼、白术、党参、瓜蒌、竹茹、龙胆草、乳香、三七、茵陈、大黄、泽泻、夏枯草等。具体用药辨证后调方。
因距离较远,患者工作不方便到院,后几次复诊皆为远程,前后调方不到3个月,复查肺部CT消得干干净净,患者庆幸没去手术。
整个方子围绕化痰散结并六郁同治的方法。木香来行气健脾,香橼来疏肝理气,用白术和党参来健脾益气。
这几味药可以促进肝气运行,恢复脾胃运化,防止痰瘀湿热再生,能从源头截断病情,不让结节再继续长大;
接下来加味清热化痰的瓜萎和竹茹,用龙胆草来清肝泻火,用乳香、三七来活血化瘀;
用茵陈来清热除湿,配伍大黄和泽泻利水泻下,可以更好的排毒,加味夏枯草增强散结消肿的力量。
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:并非所有结节都必须手术治疗,有时无需动刀,只需找到正确的病因,简单的中药处方就能解决问题。